复合材料教程 第1版 贾成厂,郭宏编著 北京-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298475

内容提要

本书是关于复合材料的教程, 内容包括复合材料的概述, 基本理论, 原材料, 制备方法与工艺, 强韧化, 界面与表面, 热学行为, 加工与连接, 检测与评价, 应用等

目录

1 (p1): 第1章 绪论
1 (p2): 1.1 复合材料概述
1 (p3): 1.1.1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
6 (p4): 1.1.2 复合材料的历史
8 (p5): 1.2 复合材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
9 (p6): 1.2.1 为信息技术提供服务
9 (p7): 1.2.2 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贡献
10 (p8): 1.2.3 在解决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方面的贡献
11 (p9): 1.2.4 在治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
13 (p10): 1.3 复合材料的特性
13 (p11): 1.3.1 力学性能
15 (p12): 1.3.2 物理性能
16 (p13): 1.4 复合材料发展的新领域
19 (p14): 1.5 复合材料迅速且稳步发展的前提
20 (p15): 1.6 我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
21 (p16): 思考题
22 (p17): 参考文献
24 (p18): 第2章 复合材料基本理论
24 (p19): 2.1 力学性能的复合法则
24 (p20): 2.1.1 增强原理
39 (p21): 2.1.2 基于弹性论的复合法则
44 (p22): 2.1.3 应力解析
45 (p23): 2.2 物理性能的复合法则
45 (p24): 2.2.1 加和特性
50 (p25): 2.2.2 乘积特性
53 (p26): 2.2.3 结构敏感特性
54 (p27): 2.3 复合材料力学解析模型简介
54 (p28): 2.3.1 层板模型
58 (p29): 2.3.2 切变延滞模型
62 (p30): 2.3.3 连续同轴柱体模型
64 (p31): 2.3.4 有限差分与有限元模型
69 (p32): 思考题
69 (p33): 参考文献
71 (p34): 第3章 复合材料的原材料
71 (p35): 3.1 纤维
71 (p36): 3.1.1 陶瓷纤维
73 (p37): 3.1.2 玻璃纤维
76 (p38): 3.1.3 高熔点金属纤维
77 (p39): 3.1.4 碳纤维
81 (p40): 3.1.5 硼纤维
82 (p41): 3.1.6 SiC纤维
83 (p42): 3.1.7 Al2O3纤维与铝硅酸盐纤维
85 (p43): 3.1.8 氧化锆(ZrO2)系纤维
87 (p44): 3.1.9 Si3N4系纤维
87 (p45): 3.1.10 BN系、AlN系纤维
88 (p46): 3.1.11 芳纶纤维
89 (p47): 3.1.12 作为复合材料强化体的陶瓷纤维
91 (p48): 3.2 晶须
91 (p49): 3.2.1 SiCw、Si3N4w
92 (p50): 3.2.2 钛酸钾晶须
95 (p51): 3.2.3 硼酸铝晶须
96 (p52): 3.2.4 氧化锌晶须
97 (p53): 3.2.5 石墨晶须
98 (p54): 3.3 强化材料的强度
98 (p55): 3.3.1 热稳定性
99 (p56): 3.3.2 压缩强度
100 (p57): 3.3.3 纤维断裂与柔软性
102 (p58): 3.3.4 纤维强度的统计处理
103 (p59): 3.4 基体
105 (p60): 3.4.1 聚合物基体
106 (p61): 3.4.2 金属基体
107 (p62): 3.4.3 陶瓷基体
120 (p63): 思考题
121 (p64): 参考文献
123 (p65): 第4章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
123 (p66): 4.1 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概述
124 (p67): 4.2 树脂基复合材料
124 (p68): 4.2.1 概述
129 (p69): 4.2.2 液态状树脂的含浸
131 (p70): 4.2.3 预浸料坯成形
132 (p71): 4.2.4 复合树脂成形
133 (p72): 4.2.5 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形
133 (p73): 4.2.6 热塑性树脂的加热成形
134 (p74): 4.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
135 (p75): 4.3.1 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的液相工艺
147 (p76): 4.3.2 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的固相工艺
151 (p77): 4.3.3 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的气相工艺
152 (p78): 4.4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
153 (p79): 4.4.1 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的固相工艺
165 (p80): 4.4.2 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的液相工艺
168 (p81): 4.4.3 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的气相工艺
171 (p82): 思考题
172 (p83): 参考文献
174 (p84): 第5章 复合材料的强韧化
174 (p85): 5.1 复合材料的强度
174 (p86): 5.1.1 长纤维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
191 (p87): 5.1.2 受到非轴向载荷的单层板的断裂
195 (p88): 5.1.3 叠层板的强度
200 (p89): 5.1.4 受到内压的圆管的破损
204 (p90): 5.2 复合材料的韧性
204 (p91): 5.2.1 材料断裂机理
210 (p92): 5.2.2 对断裂能量的贡献
216 (p93): 5.2.3 准临界裂纹的扩展
222 (p94): 5.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化
222 (p95): 5.3.1 韧化的分类与特征
224 (p96): 5.3.2 相变及微裂纹韧化
233 (p97): 5.3.3 裂纹偏转
238 (p98): 5.3.4 裂纹弯曲
241 (p99): 思考题
242 (p100): 参考文献
244 (p101): 第6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与表面
244 (p102): 6.1 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与分类
244 (p103): 6.1.1 界面特征
244 (p104): 6.1.2 界面分类
245 (p105): 6.2 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机理
245 (p106): 6.2.1 吸附与润湿
246 (p107): 6.2.2 内部扩散与化学反应
247 (p108): 6.2.3 静电吸引
247 (p109): 6.2.4 力学结合
247 (p110): 6.2.5 残余应力
249 (p111): 6.3 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
249 (p112): 6.3.1 研究界面反应的重要性
249 (p113): 6.3.2 界面相容性
249 (p114): 6.3.3 界面反应的种类
251 (p115): 6.4 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
251 (p116): 6.4.1 界面粘结强度的重要性
251 (p117): 6.4.2 界面强度的试验测定
257 (p118): 6.5 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
257 (p119): 6.5.1 界面的脱粘与剥离
259 (p120): 6.5.2 界面的滑移
260 (p121): 6.5.3 界面特性与裂纹扩展
262 (p122): 6.6 复合材料界面的控制
263 (p123): 6.6.1 改变强化材料表面的性质
264 (p124): 6.6.2 向基体添加特定的元素
265 (p125): 6.6.3 强化材料的表面涂层
271 (p126): 6.7 复合材料的表面强化
271 (p127): 6.7.1 化学气相沉积
274 (p128): 6.7.2 离子镀
274 (p129): 6.7.3 熔射
274 (p130): 6.7.4 离子注入
275 (p131): 6.7.5 其他方法
275 (p132): 思考题
276 (p133): 参考文献
277 (p134): 第7章 复合材料的热学行为
277 (p135): 7.1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与热应力
277 (p136): 7.1.1 热应力与应变
279 (p137): 7.1.2 热膨胀
282 (p138): 7.1.3 定向强化材料的热膨胀
285 (p139): 7.1.4 叠层板的热循环
288 (p140): 7.2 复合材料的蠕变
288 (p141): 7.2.1 基体与纤维的行为
289 (p142): 7.2.2 长纤维复合材料的轴应力蠕变
290 (p143): 7.2.3 横向蠕变与连续强化复合材料
293 (p144): 7.3 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
293 (p145): 7.3.1 热传导的机理
295 (p146): 7.3.2 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
297 (p147): 7.3.3 界面的热阻
300 (p148): 7.4 复合材料的热应力
300 (p149): 7.4.1 耐热材料
301 (p150): 7.4.2 由均匀的温度差所引起的热应力
311 (p151): 7.5 复合材料的热冲击
312 (p152): 7.5.1 非稳态热应力分析
314 (p153): 7.5.2 断裂力学的方法
319 (p154): 7.5.3 由材料的复合提高耐热冲击性
323 (p155): 思考题
324 (p156): 参考文献
326 (p157): 第8章 复合材料的加工与连接
326 (p158): 8.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工
326 (p159): 8.1.1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工
327 (p160): 8.1.2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工
331 (p161): 8.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加工
332 (p162): 8.2.1 挤压与拉拔
334 (p163): 8.2.2 轧制、锻造及热等静压
334 (p164): 8.2.3 超塑性及薄板成形工艺
335 (p165): 8.2.4 机加工
336 (p166): 8.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
336 (p167): 8.3.1 加工裂纹的生成
337 (p168): 8.3.2 单刃金刚石划痕的裂纹生成
340 (p169): 8.3.3 多刃金刚石划痕的裂纹生成
342 (p170): 8.3.4 金刚石砂轮研磨加工时的裂纹生成
345 (p171): 8.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
345 (p172): 8.4.1 概述
346 (p173): 8.4.2 铝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
351 (p174): 8.5 陶瓷与金属的接合
351 (p175): 8.5.1 概述
359 (p176): 8.5.2 研究热点简介
366 (p177): 思考题
366 (p178): 参考文献
369 (p179): 第9章 复合材料的检测与评价
369 (p180): 9.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
369 (p181): 9.1.1 弹性模量
372 (p182): 9.1.2 塑性应变
375 (p183): 9.1.3 断裂韧性
380 (p184): 9.1.4 磨损
383 (p185): 9.1.5 疲劳
387 (p186): 9.2 复合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能
387 (p187): 9.2.1 密度
388 (p188): 9.2.2 导热性和导电性
390 (p189): 9.2.3 热膨胀
391 (p190): 9.2.4 耐腐蚀性
396 (p191): 9.3 微观组织特征
396 (p192): 9.3.1 金相试样
397 (p193): 9.3.2 透射电镜试样
399 (p194): 9.3.3 衍射法测内应力
400 (p195): 9.3.4 光弹性法测内压力
402 (p196): 9.3.5 增强体参数的表征
404 (p197): 9.3.6 内损伤现象
406 (p198): 9.4 无损检测应用简介
407 (p199): 9.4.1 强度与断裂位置结合的概率分布函数及三点弯曲试验的解析结果
410 (p200): 9.4.2 无损检测理论
414 (p201): 思考题
414 (p202): 参考文献
416 (p203): 第10章 复合材料的应用
416 (p204): 10.1 树脂基复合材料
416 (p205): 10.1.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
417 (p206): 10.1.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
427 (p207): 10.2 金属基复合材料
427 (p208): 10.2.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
430 (p209): 10.2.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
438 (p210): 10.3 陶瓷基复合材料
438 (p211): 10.3.1 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应用
457 (p212): 10.3.2 陶瓷基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应用
460 (p213): 思考题
461 (p214): 参考文献

网盘下载

夸克网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