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操作系统实用教程 第2版 王冰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9787302529392

书籍信息

SS编码: 14656120
书名: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用规划教材 Linux操作系统实用教程 第2版
作者: 王冰飞责任编辑;(中国)文东戈
出版社: 清华大学出版社
年份: 2019
页数: 320
ISBN: 9787302529392

简介

本书共分12章,内容包括:Linux操作系统概述、Linux系统的环境搭建、Linux操作基础、Linux文件系统、Linux系统管理、vi编辑器的使用、Shell程序设计、Linux的网络服务、Linux系统下的数据库应用、Linux系统的远程管理、Linux系统的安全管理以及Linux系统下的编程等知识

目录

1 (p1): 第1章 Linux操作系统概述
1 (p1-1): 1.1自由软件简介
1 (p1-1-1): 1.1.1自由软件的含义
1 (p1-1-2): 1.1.2自由软件相关词语
2 (p1-2): 1.2 Linux操作系统简介
3 (p1-2-1): 1.2.1 Linux的发展历史
4 (p1-2-2): 1.2.2 Linux的内核版本与发行版本
5 (p1-2-3): 1.2.3 Linux软件体系结构
6 (p1-2-4): 1.2.4 Linux的版本
7 (p1-2-5): 1.2.5 Linux的特点
9 (p1-2-6): 1.2.6关于CentOS
10 (p1-3): 1.3本章小结
10 (p1-4): 1.4思考与实践
11 (p2): 第2章 Linux系统的环境搭建
11 (p2-1): 2.1 Linux系统的安装准备
11 (p2-1-1): 2.1.1 CentOS 7安装程序的获取
12 (p2-1-2): 2.1.2硬件需求
12 (p2-1-3): 2.1.3映像文件的安装方式
13 (p2-2): 2.2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
13 (p2-2-1): 2.2.1 Linux的安装步骤
21 (p2-2-2): 2.2.2 Linux系统的升级
21 (p2-2-3): 2.2.3 Linux系统的删除
22 (p2-3): 2.3 Linux系统的多重引导安装
22 (p2-3-1): 2.3.1磁盘分区基础
23 (p2-3-2): 2.3.2 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多重引导安装
23 (p2-4): 2.4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Linux系统
23 (p2-4-1): 2.4.1 VMware简介
24 (p2-4-2): 2.4.2 VMware虚拟机下创建Linux操作系统
29 (p2-4-3): 2.4.3移植已安装的Linux虚拟系统
31 (p2-4-4): 2.4.4 Linux虚拟系统与主机之间的网络构建
38 (p2-4-5): 2.4.5 Linux虚拟系统与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
40 (p2-5): 2.5 Linux系统的启动与关闭
40 (p2-5-1): 2.5.1 Linux系统的启动引导步骤
42 (p2-5-2): 2.5.2 Linux系统的引导系统启动菜单程序GRUB
45 (p2-5-3): 2.5.3 Linux系统的登录
47 (p2-5-4): 2.5.4系统的注销与关闭
49 (p2-6): 2.6本章小结
49 (p2-7): 2.7思考与实践
50 (p3): 第3章 Linux操作基础
50 (p3-1): 3.1 Linux系统与Shell的关系
51 (p3-2): 3.2 Shell功能简介
51 (p3-3): 3.3简单命令
54 (p3-4): 3.4 Shell命令的操作基础
54 (p3-4-1): 3.4.1 Shell命令的一般格式
55 (p3-4-2): 3.4.2在线帮助命令
56 (p3-4-3): 3.4.3与Shell有关的配置文件
56 (p3-5): 3.5 Shell命令的高级操作
56 (p3-5-1): 3.5.1 Shell的命令补全
56 (p3-5-2): 3.5.2 Shell的历史命令
57 (p3-5-3): 3.5.3 Shell的重定向
58 (p3-5-4): 3.5.4 Shell的管道操作
58 (p3-6): 3.6 Linux的桌面系统
58 (p3-6-1): 3.6.1 X-Window系统简介
59 (p3-6-2): 3.6.2 Linux的桌面环境
60 (p3-6-3): 3.6.3 GNOME桌面环境简介
62 (p3-6-4): 3.6.4 GNOME桌面中的菜单系统
66 (p3-6-5): 3.6.5 GNOME桌面的中英文版切换
68 (p3-6-6): 3.6.6 GNOME桌面下的软件安装
71 (p3-7): 3.7本章小结
71 (p3-8): 3.8思考与实践
72 (p4): 第4章 Linux文件系统
72 (p4-1): 4.1 Linux系统的文件及其类型
72 (p4-1-1): 4.1.1 Linux系统的文件含义
74 (p4-1-2): 4.1.2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
75 (p4-1-3): 4.1.3 Linux的文件类型
77 (p4-2): 4.2 Linux系统的文件操作命令
77 (p4-2-1): 4.2.1 Linux的文件导航命令
79 (p4-2-2): 4.2.2 Linux的文件信息显示命令
80 (p4-2-3): 4.2.3 Linux的文件复制、删除及移动命令
82 (p4-2-4): 4.2.4 Linux的文件检索、排序、查找命令
84 (p4-2-5): 4.2.5 Linux的目录操作命令
85 (p4-3): 4.3文件的权限
85 (p4-3-1): 4.3.1文件的属主与属组
86 (p4-3-2): 4.3.2文件的访问权限
88 (p4-3-3): 4.3.3文件的特殊权限
90 (p4-3-4): 4.3.4文件默认权限umask掩码
90 (p4-4): 4.4文件的链接
91 (p4-4-1): 4.4.1硬链接
92 (p4-4-2): 4.4.2软链接
92 (p4-5): 4.5本章小结
93 (p4-6): 4.6思考与实践
94 (p5): 第5章 Linux系统管理
94 (p5-1): 5.1用户和组管理
94 (p5-1-1): 5.1.1用户和组概述
95 (p5-1-2): 5.1.2用户和组的配置文件
98 (p5-1-3): 5.1.3用户和组的管理命令
100 (p5-2): 5.2软件包管理
100 (p5-2-1): 5.2.1 Linux下软件包简介
102 (p5-2-2): 5.2.2 RPM软件包的管理
105 (p5-2-3): 5.2.3 YUM软件包的管理
110 (p5-2-4): 5.2.4 TAR软件包的管理
111 (p5-2-5): 5.2.5 SRC源代码包的编译及安装
112 (p5-3): 5.3网络通信管理
112 (p5-3-1): 5.3.1网络的基本配置
114 (p5-3-2): 5.3.2常用的网络管理命令
117 (p5-3-3): 5.3.3常用的网络通信命令
121 (p5-4): 5.4进程管理
121 (p5-4-1): 5.4.1 Linux系统的进程概述
122 (p5-4-2): 5.4.2守护进程的管理
125 (p5-4-3): 5.4.3进程的控制命令
130 (p5-4-4): 5.4.4进程的前台与后台控制
132 (p5-5): 5.5系统的服务管理
132 (p5-5-1): 5.5.1 INIT进程
134 (p5-5-2): 5.5.2系统服务管理的常用命令
138 (p5-6): 5.6磁盘操作管理
138 (p5-6-1): 5.6.1 Linux文件系统类型简介
139 (p5-6-2): 5.6.2 Linux的虚拟文件系统
140 (p5-6-3): 5.6.3存储设备的名称
141 (p5-6-4): 5.6.4磁盘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
143 (p5-6-5): 5.6.5常用的磁盘操作命令
145 (p5-7): 5.7本章小结
145 (p5-8): 5.8思考与实践
146 (p6): 第6章 vi编辑器的使用
146 (p6-1): 6.1认识Linux的文本编辑器
147 (p6-2): 6.2 vi编辑器的启动、保存和退出
147 (p6-2-1): 6.2.1 vi编辑器的启动
147 (p6-2-2): 6.2.2存盘及退出
148 (p6-3): 6.3 vi编辑器的3种工作模式
148 (p6-3-1): 6.3.1命令模式
148 (p6-3-2): 6.3.2插入模式
149 (p6-3-3): 6.3.3底行命令模式
149 (p6-3-4): 6.3.4 3种模式间的转换
150 (p6-4): 6.4命令模式下的操作
150 (p6-4-1): 6.4.1命令模式到输入模式的转换命令
150 (p6-4-2): 6.4.2命令模式下的光标移动
151 (p6-4-3): 6.4.3文本删除命令
152 (p6-4-4): 6.4.4复原命令
152 (p6-4-5): 6.4.5行结合命令
152 (p6-4-6): 6.4.6文本位移命令
152 (p6-4-7): 6.4.7字符串检索命令
153 (p6-5): 6.5底行命令模式下的操作
154 (p6-5-1): 6.5.1命令定位
154 (p6-5-2): 6.5.2全局替换命令
155 (p6-5-3): 6.5.3插入Shell命令
155 (p6-5-4): 6.5.4恢复文件
155 (p6-5-5): 6.5.5 vi的选项设置
156 (p6-6): 6.6文本移动和编辑多个文件
156 (p6-6-1): 6.6.1缓冲区方式的文本移动
157 (p6-6-2): 6.6.2按行操作的文本移动
158 (p6-6-3): 6.6.3编辑多个文件
159 (p6-7): 6.7本章小结
160 (p6-8): 6.8思考与实践
161 (p7): 第7章 Shell程序设计
161 (p7-1): 7.1 Shell概述
161 (p7-1-1): 7.1.1 Shell简介
163 (p7-1-2): 7.1.2 Shell脚本的建立与执行
164 (p7-2): 7.2 Shell的变量
165 (p7-2-1): 7.2.1 Shell环境变量
167 (p7-2-2): 7.2.2 Shell的用户自定义变量
169 (p7-3): 7.3 Shell中的特殊字符
169 (p7-3-1): 7.3.1 Shell的通配符
170 (p7-3-2): 7.3.2 Shell的引号
171 (p7-3-3): 7.3.3 Shell的命令执行顺序操作符
172 (p7-3-4): 7.3.4 Shell中的注释符、反斜线及后台操作符
173 (p7-4): 7.4 Shell编程中的输入输出命令
173 (p7-4-1): 7.4.1 Shell中输入输出的标准文件
173 (p7-4-2): 7.4.2 Shell的输入输出重定向命令
175 (p7-4-3): 7.4.3 Shell的输入输出命令
177 (p7-5): 7.5 Shell程序控制结构语句
177 (p7-5-1): 7.5.1 if语句
178 (p7-5-2): 7.5.2测试语句
181 (p7-5-3): 7.5.3 case语句
183 (p7-5-4): 7.5.4 for语句
184 (p7-5-5): 7.5.5 while语句
185 (p7-5-6): 7.5.6 until语句
186 (p7-5-7): 7.5.7 break和continue语句
187 (p7-5-8): 7.5.8算术表达式和退出脚本程序命令
187 (p7-5-9): 7.5.9自定义函数
188 (p7-6): 7.6本章小结
188 (p7-7): 7.7思考与实践
190 (p8): 第8章 Linux的网络服务
190 (p8-1): 8.1网络文件系统
190 (p8-1-1): 8.1.1 NFS概述
191 (p8-1-2): 8.1.2 NFS的主机服务器配置及启动
193 (p8-1-3): 8.1.3客户端挂载NFS文件系统
194 (p8-2): 8.2 Web服务
195 (p8-2-1): 8.2.1 Apache服务器简介
195 (p8-2-2): 8.2.2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及启动
197 (p8-2-3): 8.2.3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
199 (p8-2-4): 8.2.4搭建虚拟主机
205 (p8-2-5): 8.2.5个人Web站点的发布
207 (p8-3): 8.3 FTP服务
207 (p8-3-1): 8.3.1 FTP简介
208 (p8-3-2): 8.3.2 Linux下的FTP服务器
209 (p8-3-3): 8.3.3 FTP服务器的配置
214 (p8-3-4): 8.3.4 FTP服务的客户端访问
218 (p8-4): 8.4 Samba服务
218 (p8-4-1): 8.4.1 Samba简介
219 (p8-4-2): 8.4.2安装与启动Smb服务
220 (p8-4-3): 8.4.3 Smb服务的配置
222 (p8-4-4): 8.4.4在Windows系统中访问Linux系统的Samba共享
223 (p8-4-5): 8.4.5 Samba服务的客户端访问Windows的共享信息
225 (p8-5): 8.5本章小结
225 (p8-6): 8.6思考与实践
226 (p9): 第9章 Linux系统下的数据库应用
226 (p9-1): 9.1 Linux系统下的常用数据库
226 (p9-1-1): 9.1.1数据库简介
227 (p9-1-2): 9.1.2 Linux下的主要自由软件数据库
229 (p9-2): 9.2 MySQL数据库管理
229 (p9-2-1): 9.2.1 MySQL数据库的安装
231 (p9-2-2): 9.2.2 MySQL数据库的初始化操作
233 (p9-2-3): 9.2.3 MySQL数据库的维护
237 (p9-2-4): 9.2.4 MySQL数据库的客户端命令操作
239 (p9-2-5): 9.2.5 MySQL数据库基于GUI方式的远程管理
243 (p9-3): 9.3 PHP访问数据库
243 (p9-3-1): 9.3.1 PHP简介及运行环境
246 (p9-3-2): 9.3.2 PHP网络编程
249 (p9-4): 9.4本章小结
249 (p9-5): 9.5思考与实践
250 (p10): 第10章 Linux系统的远程管理
250 (p10-1): 10.1远程管理简介
250 (p10-1-1): 10.1.1远程管理的含义
251 (p10-1-2): 10.1.2远程管理的方式
251 (p10-2): 10.2终端方式的字符界面远程管理
251 (p10-2-1): 10.2.1 Telnet方式
254 (p10-2-2): 10.2.2 SSH方式
256 (p10-3): 10.3 B/S方式的远程管理
256 (p10-3-1): 10.3.1 Webmin简介
256 (p10-3-2): 10.3.2 Webmin的安装与设置
257 (p10-3-3): 10.3.3 Webmin的自身配置与组成
258 (p10-3-4): 10.3.4 Webmin的标准管理模块
262 (p10-3-5): 10.3.5 Webmin的安全性
262 (p10-4): 10.4 C/S方式的远程桌面管理
263 (p10-4-1): 10.4.1启动及关闭Linux系统下的VNC服务
265 (p10-4-2): 10.4.2配置VNC服务
267 (p10-4-3): 10.4.3 VNC客户机连接到Linux下的VNC服务器
269 (p10-4-4): 10.4.4 Linux下访问Windows系统的远程桌面
271 (p10-5): 10.5远程管理方式的性能比较
272 (p10-6): 10.6本章小结
272 (p10-7): 10.7思考与实践
273 (p11): 第11章 Linux系统的安全管理
273 (p11-1): 11.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
273 (p11-1-1): 11.1.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及其特征
274 (p11-1-2): 11.1.2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
274 (p11-1-3): 11.1.3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关键技术
276 (p11-2): 11.2 Linux系统中日志的安全管理
276 (p11-2-1): 11.2.1日志文件的类型
276 (p11-2-2): 11.2.2 Linux系统常用的日志管理命令
279 (p11-2-3): 11.2.3 Linux系统常用的日志文件
280 (p11-2-4): 11.2.4 Linux系统常用的日志配置文件
283 (p11-3): 11.3 Linux系统的防火墙管理
283 (p11-3-1): 11.3.1防火墙简介
284 (p11-3-2): 11.3.2防火墙的类型和设计策略
285 (p11-3-3): 11.3.3 Linux的防火墙管理
291 (p11-4): 11.4本章小结
291 (p11-5): 11.5思考与实践
292 (p12): 第12章 Linux系统下的编程
292 (p12-1): 12.1 Linux编程环境及工具
292 (p12-1-1): 12.1.1程序开发过程
293 (p12-1-2): 12.1.2 Linux编程环境和开发工具
294 (p12-2): 12.2 Linux高级语言编程开发
294 (p12-2-1): 12.2.1 Linux下C语言编程
296 (p12-2-2): 12.2.2 Linux下C++语言编程
297 (p12-2-3): 12.2.3 Linux下Java语言编程
298 (p12-2-4): 12.2.4 Linux下编程工具GNU make
301 (p12-2-5): 12.2.5 Linux下程序调试工具GDB
305 (p12-3): 12.3 Linux网络编程
305 (p12-3-1): 12.3.1网络协议
306 (p12-3-2): 12.3.2端口和地址
307 (p12-3-3): 12.3.3 Socket网络编程
310 (p12-4): 12.4 Linux嵌入式程序开发
310 (p12-4-1): 12.4.1嵌入式开发概述
311 (p12-4-2): 12.4.2 Linux嵌入式的优势
312 (p12-4-3): 12.4.3嵌入式开发设计过程
313 (p12-5): 12.5内核基础
314 (p12-5-1): 12.5.1内核概述
314 (p12-5-2): 12.5.2 Linux内核体系结构
315 (p12-5-3): 12.5.3内核的主要子系统
316 (p12-5-4): 12.5.4第一个内核模块程序
318 (p12-6): 12.6本章小结
318 (p12-7): 12.7思考与实践
319 (p13): 参考文献

网盘下载

夸克网盘